認識螢火蟲
我們一般所說的螢火蟲其實說的都只是螢火蟲的成蟲。螢火蟲一生中會經歷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四個時期。只有成蟲才有翅膀,也只有成蟲才會飛行。雖然不論螢火蟲的卵、幼蟲、蛹或是成蟲,都具有發光的能力,但只有成蟲才是會飛的小燈籠喔!
螢火蟲和我們常見的金龜子、小瓢蟲一樣,是甲蟲的一種。甲蟲的成蟲都有四片翅膀,其中前面的一對翅膀比較堅硬、變成保護後翅用的「翅鞘」,後面一對柔軟透明、平時藏在翅鞘底下的後翅才是用來飛行的。但螢火蟲的翅鞘和身體卻又比其他的甲蟲要來的柔軟的多。
從前在台灣的原野、山林甚至水田邊,一到晚上,螢火蟲幾乎隨處可見。但近年來都市化、大量開發的結果,螢火蟲跟一般人不但緣慳一面,甚至還面臨到滅絕的危機。要讓這群挑著燈籠的小天使重回我們的身邊,還有待你我共同的努力。

螢火蟲生活史
螢火蟲的一生
螢火蟲是一種完全變態的昆蟲,也就是說在螢火蟲的一生當中,會經歷卵、幼蟲、蛹及成蟲四個時期。
雌雄螢火蟲成蟲交配之後,雌蟲會在草地、水邊的苔蘚植物或潮濕的地面產卵。卵大約經過兩週孵化,幼蟲的身體扁扁的平常會以螺貝類、蛞蝓、蚯蚓等為食,持續成長、蛻皮,最後在土中化蛹。幼蟲通常經歷5~7次的蛻皮才會化蛹,最後蛻變為翩然飛舞的成蟲。
